中国历史年表
  
论语 [一] 学而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释译:孔子说[求学且经常去实习所学的知识,不也很高兴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大家不了解他,他却不生气,不也是高尚的}
   人吗?]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着,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释译:有子说[一个为人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却喜欢冒犯上级的人很少见;不喜欢冒犯上级却喜欢叛乱的人,也许不曾有过。高尚的人注
    意根本;根本树立了,然后道理才产生出来。‘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很可能就是仁道的根本吧!]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释译:孔子说[巧妙的言论,伪善的容貌,是很少有仁心的!]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释译:曾子说[每天我都从三个方面反省自己:替人筹划事情不忠诚吗?结交朋友不信实吗?传授的学业不曾实习吗?]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释译:孔子说[拥有千乘兵车的国家,要敬重事务而且要讲究信用,节省开支而且要爱护人民,派遣(差役)要选适当的时候。]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释译:孔子说[年轻人在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尊敬兄长,做事要谨慎而且说话要诚实,博爱群众而且要亲近有道德的人。做到这些后还有多
       余的精力才用来读书学习。]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释译:子夏说[看人要重视品德而忽略容貌;侍奉父母要竭尽他的力量;侍奉君王要能够牺牲他的生命;与朋友结交要讲究信用。这样的人
        虽然自己说没有读过书,我也一定会说他是有学识的人。]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释译:孔子说[高尚的人如果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得的成果就不会巩固。凡事以忠诚信实为主;不可与不同宗旨的人做朋友;有了过失就不
       要怕改正。]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释译:曾子说[能够慎重办理父母的丧事,追念前辈的祖先,人民的道德自然就趋向淳厚了。]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
    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释译:子禽问子贡说[老师每到一个封国,一定听到这个封国的政事,是他求来的还是人家自愿告诉她的呢?”
           子贡说[老师温和、善良、谦恭、俭约、顺让而得到的。老师这样得来的方法不同于别人求得的方法吧?]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释译:孔子说[父亲在世的时候,观察它的志向;父亲去世了以后就观察他的行为。三年没有改变父亲的方式,就可以说是孝顺了。]
有子曰:“礼之用,和胃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释译:有子说[礼的作用,和睦是最重要的。古代先王制定的道理中,这是最优美的;大事小事都要遵照他。但是有的地方却不能实行,知
        道和睦的重要而一味追求和睦,不用礼来节制它也也是行不通的。]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復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释译:有子说[信实要合乎义理,诺言才值得去实践。谦恭要合乎礼节,才能避免耻笑侮辱。依靠不失为自己所应当亲近的人,这道理也可
        宗封的。]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释译:孔子说[高尚的人饮食不要求满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做事勤勉而说话谨慎,接近有道德的人来端正自己,就可以说是喜爱学问的了。]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释译:子贡说[贫穷却不谄媚,富裕却不骄傲,这种人怎么样?]
子曰:“可也;末若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者也。”
释译:孔子说[可以啦,但还不如贫穷却乐道、富裕却好礼的人。]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释译:子贡说[诗经上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应该就是这个意思吧?]
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释译:孔子说[赐呀,可以开始和你讨论诗经了,告诉你过去的(一件事情),你就能推知未来的(另一件事情)。]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己)不知人也。”
释译:孔子说[不必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上一页   下一页

网站导航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