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窑文化 于1924 年首次在甘肃省临洮县马家窑村发现古文化遗址而得名。马家窑文化是受关中地区仰韶文化影响而发展起来的新石器 时代文化。主要分布于甘肃、青海东北部一带。马家窑文化的陶器以砂质和泥质红陶为主;其中泥质红陶的胎质细腻,器表多磨光、手制较 多。彩陶多用黑彩在泥质红陶或橙黄色陶器的颈部与上腹部绘制出色彩鲜艳、线条流畅的图案花纹样式装饰性极强,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 其中有些陶器的形制与纹样近似仰韶文化,但又有明显地方特征。根据马家窑文化彩陶的纹样特征还可以细分为马家窑类型、马厂类型和半 山类型: 1.马家窑类型彩陶:制作精细以黑色彩绘居多;纹样有条带纹、圆点纹、弧纹、波纹、线纹、蛙纹、方格纹、垂幛纹、人面纹、舞 蹈纹等; 2.马厂类型彩陶:纹样较粗糙以红、黑二色在红色陶胎上绘制纹样,有:人形纹目形纹、云雷纹、三角纹、方框纹和蛙纹等; 3.半山类型彩陶:以黑彩为主、兼用少量红色彩,构图复杂。纹样有:螺旋纹、菱形纹、圆圈纹、三角纹、编织纹、连弧纹、锯齿 纹、葫芦形纹和网纹等。 碳十四测定年代为: 公元前3190年--前1715年 |
||
网站导航 |
|
|